過去,我們對BeHear NOW個人擴音器進行了評測,現在BeHear帶著升級版的頸帶擴大器回來了,被稱為BeHear ACCESS,它比 BeHear NOW 提供了多項改進:
- Sound Focus™:使用戶能夠定義聲音方向性,即從哪個方向放大和澄清聲音
- 自己的聲音:減少佩戴者自己聲音的感知迴聲效果
- CROS/BiCROS:為單側耳聾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聽覺體驗
為了更多地了解這些差異,外媒專訪BeHear的首席執行長Alexander Goldin博士。
Sound Focus有什麼作用?
Goldin博士:對於聽力受損的人來說,在背景嘈雜的地方理解語音尤其困難。為了應對這一挑戰,Alango 在 BeHear ACCESS 中集成了Sound Focus。Sound Focus 是一種用於定向聽覺的創新技術,可放大來自特定方向的聲音。Sound Focus 通過減少分散注意力的噪音的放大,顯著提高了對口語的理解。
BeHear ACCESS助聽耳機是如何實現聲音方向性的?
Goldin博士:BeHear ACCESS 使用了四個麥克風。使用專有的Alango技術,測量聲音從源到達每個麥克風所需的時間差異,以確定不同的聲音區域。這些區域被分為三種類型的方向性:窄、寬和全向。
三種方向性有什麼區別?
Goldin博士:根據當前的聆聽環境和聽眾的願望,三種方向性設置中的任何一種都可以應用於活動的 BeHear ACCESS 聽力配置文件(室內、室外、人群、現場音樂)。這三種類型的定義如下:
- 窄:專注於用戶正前方的空間,最大限度地減少從這個有限領域之外產生的聲音,只放大剩餘的聲音,以提高對附近對話的理解。
- 廣角:允許BeHear放大器捕捉佩戴者前方約180度的範圍。此設置適用於戶外情況,或者當一群人參與對話時。
- Omni:全360度範圍的聲音輸入(這是 BeHear ACCESS 以前版本的預設設置),保留自然的指向性和聲音定位。
/f/45415/799x1448/a03ac4e95d/sound-focus-framed-2.jpg)
透過在W&H BeHear應用程序中點擊所需的圖標,可以隨時更改聲音焦點。
Sound Focus可以應用於哪些聽力模式?
Goldin博士:BeHear ACCESS 中的現場試聽模式可以使用聲音聚焦功能。默認的聲音焦點設置如下:
- 室內 = 全方位
- 室外 = 寬
- 人群 = 寬
- 現場音樂 = 寬
用戶如何激活聲音聚焦功能?
Goldin博士:用戶可以使用W&H BeHear應用程序更改預設設置,方法是點擊主銀幕底部菜單選項上方的“均衡器”圖標,然後選擇三個聲音焦點圖標之一。
「自己的聲音」究竟是什麼?
Goldin 博士:佩戴耳塞的一個典型缺點是「遮擋效應」;當您的耳道被密封時,您自己聲音的感知迴聲。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人會習慣這種現象(他們的大腦學會將其視為不重要的東西),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它完全破壞了聽力放大體驗。
BeHear ACCESS 如何解決「自己的聲音」迴聲?
Goldin 博士:由於靠近控制箱中的麥克風,揚聲器的聲音可以識別並與其他聲源分開。具有四個不同級別的分級功能減弱了遮擋效果,降低了 ACCESS 用戶聽到自己聲音的程度。
什麼是 CROS/BiCROS?
戈爾丁博士: CROS和BiCROS是為那些從單側耳聾遭受了完整的音效體驗的方法。CROS幫助那些一隻耳朵沒有聽力而另一隻耳朵接近完美聽力的人;BiCROS 幫助那些一隻耳朵沒有聽力而另一隻耳朵有輕度至中度聽力損失的人。CROS/BiCROS 功能通常只存在於高端助聽器中。
BeHear ACCESS中的CROS/BiCROS功能如何運作?
Goldin 博士:到達非聽力側 BeHear ACCESS 麥克風的聲音被傳輸到聽力耳朵的耳塞中的揚聲器。選擇CROS的用戶無需放大就可以聽到聲音信號,而選擇BiCROS的用戶將在應用適合聽力耳朵要求的個性化放大算法後接收聲音信號。
BeHear ACCESS 中的 CROS/BiCROS 功能支持哪些聽力模式?
Goldin博士:該功能適用於所有聽力模式:個人聽力、手機通話和音頻播放。
BeHear ACCESS 中的CROS/BiCROS功能如何幫助單側耳聾患者欣賞串流媒體音樂?
Goldin博士:在通過立體聲耳機播放音樂時,有兩隻健康耳朵的聽眾會聽到不同的左右音頻流,模擬現場收聽情況。如果一隻耳朵受損,聽眾將只能聽到正在播放的音樂的一部分。BeHear ACCESS 通過自動將所有音頻混合成單聲道並在功能耳朵中再現它來克服這一缺點,從而使單側聽力的人可以享受完整的聲譜,而不會錯過另一側對應的聲道。
引用與免責說明:
(1) 本文Sound3c – 聽吧! 彙整外國各媒體、網路評測、youtube、相關文章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
(2) 所分享之圖片、影片或資料內容是引用自網路或轉寄分享或從各網站蒐集而來,如有侵權請告知。
編輯日期:
(1) 最新更新日期:2022年01月04日
(2) 文章發表日期:2022年01月04日
延伸閱讀